锡兰•印度洋的明珠(九)加勒古堡
肆廛俨俨商言商,城堤巍巍浪打浪。
揭开古堡殖民史,做婢为奴满是伤。
——2城池钟楼驻佳人——
——3城墙树荫玩球童——
——4老古董——
——5海岸灯塔——
——6色彩屋子——
——7古堡英国教堂——
——8海洋考古博物馆——
——9海边围城——
——10炮台遗址——
——11古堡墙外涛声急——
——12小小运动员——
——13加勒古堡全景(网络)——
【1加勒古城堡,百年屹灯塔】
斯里兰卡有五座历史名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勒是其中的一座(其余分别是阿努拉、波隆纳鲁沃、锡吉里亚、康提)。
加勒古城(Old Town of
Galle),为世界历史遗产,是16世纪由葡萄牙人建造的。当年葡萄牙人登陆此地时,正值清晨,听到公鸡鸣叫,故名高尔(葡语Galle就是公鸡之意)。
加勒位于斯里兰卡西南,是个伸入印度洋中的半岛,因其三面濒临深水,作为港
口的地理优势,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后的所罗门王朝时期。以色列的所罗门王就是加勒为港
口,将斯里兰卡的宝石、香料和孔雀运往耶路撒冷。
14世纪这里作是阿拉伯商人与东方贸易之地,是欧洲前往远东的重要枢纽,也是自古以来兵家与商家必争之地。
1505年,一支要去马尔代夫的葡萄牙船队被风吹离航道来到这里避难,后来在与康提国王的不断冲突下,在这岩石半岛上建立了小型要塞防御工事。故而,这里又被称为加勒城堡(Galle
Fort)。成为现存最大的古要塞之一,也是斯里兰卡最著名的古堡。
1640年,荷兰人占领加勒,在原葡萄牙城堡城防基地上加以改建和扩建。除了北面的两层城墙之外,围绕整个半岛还建有防御墙和12个棱堡,以防备来自海上的袭击;又在半岛通往大陆的地峡一侧,并用一段双层的城墙封锁;还建设了网状街道。最终完成了这座占地36万平方米的城堡。
公元十八世纪,英国人统治时期古城再次进行扩建,修建了客轮码头等设施,城堡内部的围墙,周长达3公里,加勒城堡一度辉煌,发展到了它的鼎盛时期。
这个主要为荷兰风格为主的老城堡要塞,在三个老牌殖民者不断扩建下,最终成为欧洲人在南亚防卫要塞的典型代表,也是至今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堡。
——14海岬灯塔点亮时——
——15城头遮阳——
——16lavazza意大利咖啡屋——
——17城墙上的白庙——
——18城垣阻大海(旗岩Flag
Rock)——
——19乱礁激浪浮屠白——
——20城碟之恋——
——21堡垒碟楼若金汤——
——22古堡一隅——
——23濒海城墙御强敌——
——24要塞碉堡——
——25海边城头观景——
——26炮台残垣——
——27钟楼堡垒——
——28古堡街市——
3000多年以来,加勒一直是斯里兰卡最大的海港,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基地,由于处于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位置,是海上丝绸之路各国船队重要的停靠和补给地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加勒与中国结缘很早。据史料记载,明代郑和在第三次下西洋时
明朝三宝太监郑和15世纪七下西洋,其中三次来过斯里兰卡,与当时的康提王国有过交集。其中包括到达加勒。
在途经加勒时立石碑刻字记载,文分别用汉语、泰米尔语、阿拉伯语三种语言写成,人称郑和布施碑。
1911年,这块石碑在加勒古城里面的克里普斯路(Cripps
Road)被人发现。
1928年斯里兰卡独立后,这块碑被送到了现在的斯里兰卡国立博物馆内珍藏;现在这块珍贵的石碑收藏在科伦坡国家历史博物馆内。
——29将晚上灯时——
——30石垒城堡——
——31古堡自拍——
——32古堡岁月——
——33海岸城堤——
——34古城民居——
——35城头沙场变牧场——
——36炮台堡垒入口——
——37古堡钟楼屹海塘——
——38海塘大堤——
——39髹漆僧——
—40建于1755年荷兰归正会教堂(Dutch
Reformed church)—
——41浪遏盘礁千堆雪——
——42美女海浪——
——43加勒古城街道商店住宅——
加勒老城建筑在岩石半岛上,这个占地36万平方米古城,作为殖民产物,处处彰显着欧洲人文韵味与色彩斑斓的异国风情,有着许多历史长达几个世纪的建筑群。
有别于斯里兰卡其它城镇,这里更干净,也规划的更好,每一栋建筑都很有味道,设计独特,细细品味能感受到不同殖民时期的各种独特的风韵。
历经四个世纪,城里面大街小巷整齐规划,洋房民居鳞次栉比,学校教堂配套齐全,商肆店铺琳琅满目,灯塔钟楼伟岸屹立,甚至还有警察局、法院等一系列生活设施,至今人们仍在几百年前的建筑里,生活得有滋有味,所以这也是座“活着”的古城。
加勒老城又是座城堡要塞,半岛从北面如同一只马蹄伸在印度洋中,东西南三面临海。最早葡萄牙人就在半岛靠近大陆的海峡这边砌起一道双层的城垣城墙,将半岛与大陆分开,只留一道很小的城门互通往来。
荷兰殖民时期,荷兰人沿海岸三面修建起周长3公里、高达六七米的城墙,在重要的军事要点,筑起突出于海上的防卫用的14 个棱堡墩寨(目前保存有12个),更有垣垒炮台、藏兵石窟、械库、火药库洞藏其中,遂成为了一座重要的军事要塞。
英国殖民者为了改善交通状况,在北边的城墙正对陆地的城墙上,凿城为门,以便马车通过。
游客们这扇大门进入加勒古城,迎面就能看到高高入云的钟楼和古老坚固的城墙。经历岁月斑驳,可以看到城墙破旧的痕迹;但那口1882年由英国制造,当年为了庆祝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诞辰而修建的的精良时钟,仍在忠实准确的显示时间。
钟楼下方的城墙上是大片古树浓荫的公共绿地,石凳上年轻情侣窃窃私语,孩子们在草地正在玩球……在蓝天古堡和海洋映衬下、无不显示出这座古城的活力。
伴着印度洋的海风,沿着宽阔的古城墙漫步,一边印度洋涛声依旧,汹涌的海浪一层层卷起,银涛撞击在礁石上,飞起千堆雪;这道环城墙,作为防御设施,抵挡住了敌国的炮弹。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04年突发的巨大海啸,斯里兰卡的其他地方都遭遇了巨大的灾难,死亡近4万人,可处于风口浪尖加勒城堡,这道高高的城墙阻挡了海啸的侵袭。保全了古城风貌。
走到老城的东南角是乌德勒支碉堡(Point Utrecht
Bastion),上方是加勒标志性建筑乌德勒支灯塔。
灯塔高18米,灯塔门上镌刻1938是它建立时间。也是为了纪念维多利亚女王登基100周年而修建。面朝大海,静静的屹立在城墙上的灯塔,被翠绿的棕榈树簇拥,几百年来被城墙下面的那片海拱卫着、拍打着,在落日的余晖中绽放光芒。
灯塔旁边有座非常亮眼的白色建筑,那是米拉清真寺。它没有伊斯兰风格清真寺那样的圆顶,却是通体纯白色,有着欧洲教堂的圣洁气息。斯里兰卡是佛教国度,加勒却是个穆斯林城市,这也是古城奇特的地方。
当然,古城作为欧洲人殖民地盘,其基督本教地位是无法撼动的。所以城内非常显眼的是荷兰人1640年修建于17世纪中叶葡萄牙女修道院遗址之上的一座红顶白墙巴洛克建筑——归正会教堂(Dutch Reformed
Church);另一座则是英国人始建于1868年,1871年建成修建的高大雄伟的哥特式建筑——圣公会教堂(All
Saints Church)。这些建筑都是加勒殖民历史的见证。
与乌德勒支堡和灯塔犄角相峙、遥相呼应的是,城墙的西南角伸入在海里的堡垒,那就是著名的旗岩堡(Flag Rock),曾经是葡萄牙人的碉堡。
这些突出于海上的堡垒,当年荷兰人共修了14座。从进入的城墙大门顺时针方向数,依次为太阳堡、黑堡、艾克斯鲁特堡、黎明堡、乌得勒支岗堡、旗岩堡、贝壳堡、海王星堡、克里芬伯格堡、风神堡、星星堡、月亮堡。
走下城墙,步入巷陌。流连在城内四百多座房屋建筑之间,感受古朴欧洲的建筑艺术和南亚的文化传统有机结合的奇特风味。
路旁的每一座殖民风格的住宅院落种满鲜艳的花草;在打磨清爽的别墅石墙门口,三三二二慵懒的人群,见你拍照会挥手微笑;
被鲜花团簇的咖啡馆,一对一对情侣,啜着意式咖啡,享受着下午茶美好的时光;
满墙爬山虎的小古董店铺,在厚重木窗和锈迹斑斑铁栅后面,端坐着长长白胡子老者,就象那个时代的遗老,心如静水,注视着古城的变迁
古城恬静的街道,偶尔有老式小汽车驰过,一下子扑来浓烈的异国情调;看到更多的古城建筑的斑驳,破旧的痕迹,不仅具有历史沧桑感,更有其无可替代的文物价值……
傍晚时分,夕阳从远处礁盘沉入印度洋,太阳最后的余晖将这座荷兰风情的小街小巷染成金黄色,古老的的灯塔闪亮出着耀眼的白光。
突发奇想:如果有一排风车伫立在海堤之上,在夕阳下那是多么绚丽的画面。可那就不是加勒古城了。保留古城的原汁原味,保持古建原汁原味,那才是加勒应该有的味道!
——44加勒城堡城墙城门——
——45晴雨城墙——
——46米拉清真寺——
——47堤堍上的城墙——
——48城墙上的母子——
——49古董级咖啡馆——
——50城堡之上——
——51欧式小宅——
——52加勒海边沙滩——
——53要塞军火库——
——54斯国小哥——
——55乌德勒支灯塔——
——56古堡城墙耸高塔——
——57御敌之台——
——58加勒海边——
——59古堡百姓——
【未完待续】
- 月经的5大传言 是谎言还是真相(0)
- 保持性高潮不落的9大招(0)
- 妇女有白带都是病吗(0)
- 月经期为什么鼻子会出血(0)
- 女人全身13个最吸引人的部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