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仙侠剧很火,但古代的神仙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像某些人说的一样,神仙没有固定的装束,可以自由发挥呢?
虽然神仙是虚幻的,但神仙的装束造型实际上是跟每一个时代的审美、服饰文化甚至政治是密切相关。比如北魏和唐朝的佛像就很多直接是以帝王的样子来做模本,装束打扮也会参考当时人们的服装。
云冈石窟第20窟大佛就是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形象
龙门石窟卢舍那佛坐像原型为武则天
如果说佛、菩萨、罗汉等佛教形象还保留着一丝天竺(古印度)的一些特点的话,那么道教的神仙就完全是汉族的造型为主。
虽然神仙是虚拟的形象,但就如龙、麒麟、凤凰等虚拟神兽一样,经过长期的积累,也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造型。
这些固定造型从何而来?
他不是某个权威的规定,而是来自于民间画师不断的积累,以及一些画家的概括、提炼、修正。尤其是寺观中的宗教壁画,在长期的实践打磨中,形成了一套神仙的“标准像”。
可惜的是宋朝以前的宗教壁画,由于天灾人祸保留下来的极少极少。
不过由于画师们有在画壁画之前先在纸上画一套小样(粉本)的习惯,所以到现在我们能够看到当时壁画中神仙的造型是怎样的。在这些文本中最出名的就是《八十七神仙卷》和《朝元仙杖图》。
当你把《八十七神仙卷》和《朝元仙仗图》放在一起看的时候,是不是觉得他们两个很相似?
《八十七神仙卷》与《朝元仙仗图》
没错,两张图都是同一出处,《八十七神仙卷》虽然不知道作者为谁,但《朝元仙仗图》确认了是宋朝的武宗元。
武宗元原名宗道——这名字注定他和绘画有缘,宗法吴道子嘛(开玩笑的)——不过,他在绘画上确实很有天赋,17岁时他在洛阳北邙山老子庙壁画就被赞为精绝,在洛阳上清宫所画的赤明和阳天帝因为形似宋太宗,还引得宋真宗顶礼膜拜(估计武宗元是故意的)。
见识了武宗元画工的宋真宗,在修建玉清昭应宫时,指定武宗元负责壁画和建筑装饰工作。
《朝元仙仗图》就是武宗元画的壁画粉本小样。
《朝元仙仗图》局部1
《朝元仙仗图》局部2
这位就是《朝元仙仗图》中的明星大神
《朝元仙仗图》画的是东华、南极帝君率众仙在天庭上朝的情形。此画一直是历代人物画家学习的范本,宋代白描大家李公麟、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陈洪绶、清代的任伯年等,在他们的作品中都能找到《朝元仙仗图》的痕迹,流传至今的元代永乐宫壁画是对《朝元仙仗图》的直接传承,当代人物画家更是把该图作为学习传统人物画的必修课。
永乐宫壁画部分
上个世纪80年代出品的《西游记》、电影版《红楼梦》等影视作品中的神仙形象都是借鉴了《朝元仙仗图》。
86版《西游记》二郎神
这是放射性石头怪吧?
电影版《红楼梦》警幻仙子
这是黑山老妖吧?
姜子牙的羽衣还是有点像
20世纪50年代《朝元仙仗图》被美国人候时泰买去,之后归王季迁收藏。
2005年,《朝元仙仗图》被王季迁后人托管于上海一家银行的保险箱,2009年发现其真迹已被人掉包,至今下落不明,成为中国美术史到了现代发生的一桩大悬案。
至于原壁画,早就于1029 年宋仁宗在位时就毁于一场雷击引发的大火。
武宗元的作品虽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就一幅《朝元仙仗图》,所以也有人戏称此图为“四海八荒第一神仙图鉴”。
《朝元仙仗图》后人着色版
重现《朝元仙仗图》壁画绘制场景
当然宋朝的宗教壁画不止这一幅,但到了明、清,宗教壁画就衰落了,人物形象日渐猥琐,用笔因循苟且,设色浮华甜俗,唐宋以来的精美风格荡然无存,导致现代一些服装设计师、美术指导们在仙侠剧中胡编乱造——这是中国美术史的不幸,也是被迫接受这些的观众们的不幸。
最后提示一下:本文与之前发布的《别让香港设计大师们瞎搞了,中国传统神仙啥样得看这幅画 》一起看更有收获哦!
本文是《趣谈中国汉字/书法史》姊妹篇,《笑画中国美术史》(暂名)系列文章。每篇一分钟,收获受用一生的知识,你值得拥有!加关注看之前文章,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
- 月经的5大传言 是谎言还是真相(0)
- 保持性高潮不落的9大招(0)
- 妇女有白带都是病吗(0)
- 月经期为什么鼻子会出血(0)
- 女人全身13个最吸引人的部位(0)